技术文章
细胞生物学
DNase I 究竟如何识别与切割 DNA?

脱氧核糖核酸酶I(Deoxyribonuclease I,简称DNase I)是一种能够水解DNA磷酸二酯键的核酸内切酶。它可作用于单链DNA(ssDNA)和双链DNA(dsDNA),生成以5′-磷酸为末端、3′-羟基为末端的寡核苷酸片段。
查看详情
- 细胞生物学
- DNase I
- ssDNA
- dsDNA
靶向Activin-A能否释放NK细胞的抗癌潜能?

人体免疫系统是抵御病原体和异常细胞的重要防线。其中,自然杀伤(NK)细胞作为先天免疫的核心组成部分,可不依赖抗原识别直接清除衰老、损伤及癌变细胞,尤其在抗肿瘤免疫应答中扮演着“第一道防线”的角色。
查看详情
- 细胞生物学
- Activin-A
- NK细胞
- 抗癌潜能
FLT-3L在NK细胞培养中的关键作用及应用策略

FLT-3L(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是一种重要的造血细胞因子,通过与FLT-3受体结合,在天然免疫细胞尤其是NK细胞的发育、分化和存活中发挥核心作用。
查看详情
- 细胞生物学
- FLT-3L
MUC-1:从分子结构到临床潜能的深入探索

MUC-1,也称为粘蛋白-1,是一种广泛表达于上皮细胞和造血细胞表面的跨膜糖蛋白。该蛋白拥有众多别名,包括Breast carcinoma-associated antigen DF3、Cancer antigen 15-3 (CA15-3)、CD227、Episialin等,这些名称反映了其在多种研究和临床背景中的应用。
查看详情
- 细胞生物学
- MUC-1
探索CD295:从结构功能到治疗潜力的全面解析

CD295,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瘦素受体(LEPR),是由LEPR基因编码的一种蛋白质。作为I类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的成员,瘦素受体在调节能量平衡、代谢和神经内分泌功能中发挥核心作用。
查看详情
- 细胞生物学
- CD295
小鼠胃肠类器官解决方案

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类器官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器官发育、疾病机制和药物反应的理解。小鼠胃肠类器官作为这一技术的重要分支,已成为研究胃肠道生物学、疾病建模和药物筛选的强大工具。
查看详情
- 细胞生物学
- 胃肠
- 类器官
IL-17RA:从分子机制到靶向治疗的关键角色

IL-17RA是IL-17受体家族中最重要且功能最广泛的成员之一。它被定义为一种“共享受体”,因其不仅参与IL-17A的信号传递,还能与IL-17RC、IL-17RB等其它受体亚单位组合,分别介导IL-17F、IL-17E(IL-25)等不同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效应。
查看详情
- 细胞生物学
- IL-17RA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从基础研究到治疗潜能的探索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 CNTF)最初是在鸡的睫状神经节中被发现的,是一种细胞因子,属于白细胞介素-6(IL-6)家族。它主要由神经胶质细胞(如星形胶质细胞和施万细胞)产生,并在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中表达。
查看详情
- 细胞生物学
- CNTF
组织因子:凝血过程的关键启动者——全面概述

组织因子(TF),也称为凝血因子III,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在启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其他凝血因子不同,TF在正常情况下不存在于血液中,而是表达于多种血管外细胞表面,包括成纤维细胞、周细胞和上皮细胞,并在损伤或炎症时表达于某些免疫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上。
查看详情
- 细胞生物学
- Tissue Factor
MHC抗原肽多聚体技术:解锁T细胞免疫研究新维度

MHC抗原肽多聚体技术是现代免疫学研究中的一项突破性工具,它如何帮助科研人员精准识别和追踪抗原特异性T细胞?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分子与特定抗原肽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再通过多聚化方式增强检测灵敏度。
查看详情
- 细胞生物学
- MHC抗原肽多聚体
- T细胞
- 免疫
- 1
- 2
- 3
- 4
- 5
- 6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