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进展
- 产品信息
FGF7:新冠疫情下胰岛健康的“隐形推手”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科学家们一直在不懈努力,试图揭开新冠病毒(SARS-CoV-2)的神秘面纱。而最近,广州国家实验室及广州医科大学刘会生/徐涛/赵金存团队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一个在新冠感染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分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FGF7),为我们理解新冠病毒如何影响胰岛健康提供了新的视角。
FGF7是什么?
FGF7,全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是一种在人体内广泛存在的蛋白质。它主要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受体(FGFR1和FGFR2)结合,调控细胞的增殖、炎症反应、血管生成以及组织修复等生理过程。在正常情况下,FGF7在体内扮演着促进细胞再生和组织修复的重要角色。然而,当新冠病毒来袭时,FGF7的角色却变得复杂起来。
FGF7与新冠病毒的“合谋”
研究发现,FGF7能够显著上调胰岛细胞中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表达。ACE2是新冠病毒进入细胞的关键受体,病毒通过与ACE2结合,从而进入细胞内部并引发感染。因此,FGF7通过提高ACE2的表达,实际上为新冠病毒打开了进入胰岛细胞的大门,使得胰岛细胞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染。
胰岛细胞:新冠攻击的“软肋”
胰岛细胞是人体内负责分泌胰岛素的重要细胞,尤其是β细胞,在调节血糖水平中起着核心作用。然而,研究显示,在新冠感染过程中,FGF7诱导的ACE2上调使得胰岛β细胞成为病毒的“靶心”。新冠病毒通过ACE2进入β细胞后,不仅破坏了这些细胞的正常功能,还显著减少了胰岛素的分泌,进一步加剧了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阻断FGF7:潜在的治疗策略
尽管FGF7在新冠感染过程中起到了“帮凶”的作用,但科学家们也发现,通过抑制FGF7与FGFR的结合,可以有效减少ACE2的表达,从而降低胰岛细胞对新冠病毒的敏感性。这意味着,开发针对FGF7-FGFR通路的药物,可能成为保护胰岛细胞免受新冠病毒感染的新策略。
临床与动物实验的启示
通过对COVID-19患者的血清样本分析以及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团队进一步证实,在新冠感染过程中,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中,血清和胰腺中的FGF7水平显著升高。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FGF7与新冠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潜在联系,也为未来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结语
FGF7,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分子,如今在新冠疫情的阴影下,成为了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通过深入研究FGF7在新冠感染中的作用机制,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新冠病毒如何影响人体健康,还可能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疫苗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FGF7或许将成为我们对抗新冠疫情和保护胰岛健康的一把新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