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进展
- 产品信息
一、生物学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分子结构与表达特征
分子结构与保守域:TAAD2 含 N 端钙调蛋白结合域(响应钙信号,参与平滑肌收缩传递)和 C 端丝氨酸 / 苏氨酸激酶样结构域(与 MLCK 等作用,间接调控细胞骨架磷酸化),中间区域有翻译后修饰位点,功能受动态调控。其在哺乳动物中高度保守,人与啮齿类功能域同源性超 85%,为动物模型研究提供了可靠基础。
表达模式:正常主动脉中主要定位于中膜平滑肌细胞(胞质与胞膜共定位),外膜成纤维细胞低表达,内皮细胞几乎不表达。胚胎期随主动脉分化上调,出生后稳定,提示参与主动脉成熟。病理状态下,TAAD 患者夹层组织中 TAAD2 表达下降 40%-60%,亚细胞定位从胞膜转向胞质弥散;腹主动脉瘤中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其调控机制(如表观遗传、miRNA 作用等)尚未明确,需进一步验证。
三、在主动脉壁稳态调控中的功能
ECM 重塑:通过与 MMPs(如 MMP2、MMP9)和 TIMPs 互作,抑制 MMP2 活性并促进 TIMP1 分泌,减少胶原与弹性蛋白降解;同时结合 TβRI 抑制其激活,负向调控 TGF-β/Smad 通路,平衡 ECM 合成与降解,避免主动脉壁薄弱。
平滑肌细胞表型:维持收缩表型,敲低后收缩相关蛋白(α- 肌动蛋白、MYH11)表达下降,细胞向合成表型转换。可能通过与 MRTF-A 互作促进其入核,增强 SRF 对收缩基因的转录,钙调蛋白结合域或通过调控钙离子浓度影响 MRTF-A 转运。
炎症与氧化应激:抑制 NF-κB 通路(与 IKK 结合阻止 IκBα 磷酸化)减少促炎因子(IL-6、TNF-α)释放;增强 SOD1、GPx 等抗氧化酶表达,降低 ROS 和 MDA 水平,保护作用依赖内源性抗氧化系统。
四、与 TAAD 的病理关联
遗传变异:TAAD2 基因存在致病性 SNPs,某错义突变降低其与钙调蛋白结合能力,削弱对 MMP2 的抑制,加速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携带突变者主动脉扩张更快、夹层发生率高 2.3 倍,是重要风险因素。
动态变化:随疾病进展表达逐步下降(无症状瘤降低 20%,急性夹层降低超 50%),与主动脉扩张、炎症浸润负相关,或为疾病进展标志物。血清可溶性 TAAD2 片段在急性夹层时显著升高,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优于 D - 二聚体,有望成为早期识别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