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进展
- 产品信息
- 参考文献
一、引言
近期,一项关于细菌免疫治疗的研究在《Cell》杂志上发表,该研究利用IL-10受体(IL-10R)的滞后效应,实现了对肿瘤免疫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帮助细菌逃避吞噬作用,另一方面再激活了抗肿瘤免疫效应。
二、IL-10R滞后效应的机制
IL-10是一种重要的抗炎细胞因子,通过与IL-10R结合发挥作用。研究发现,IL-10能够诱导IL-10R的表达,形成一个正反馈循环,进而产生滞后效应。这种滞后效应使得肿瘤浸润免疫细胞进入IL-10R高表达状态。利用这种特性,工程化肠道沙门氏菌菌株可以解决细菌癌症治疗中长期存在的双重挑战:逃避抗菌免疫防御,同时促进抗肿瘤活性。
三、细菌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一种特殊的细菌(如DB1)进行免疫治疗。这些细菌能够诱导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分泌IL-10,进而加剧IL-10R的滞后效应。在高表达IL-10R的免疫微环境中,细菌能够逃避吞噬细胞的清除,从而在肿瘤内持续存在并发挥作用。
同时,IL-10R的高表达还促进了肿瘤内CD8+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尤其是具有组织驻留记忆(TRM)样特征的CD8+T细胞。这些细胞在肿瘤免疫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能够更有效地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
四、实验证据与效果评估
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体内外实验验证了该细菌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在肿瘤模型小鼠中,接受DB1治疗的小鼠相较于对照组表现出显著的肿瘤生长抑制和生存率提高。此外,通过分析肿瘤组织中的免疫细胞,研究人员发现IL-10R高表达的CD8+T细胞数量显著增加,且这些细胞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活性。(更多实验数据详见文章)
DB1 在实体肿瘤中选择性增殖并抑制其生长和复发
五、临床意义与前景展望
该研究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利用IL-10R滞后效应进行细菌免疫治疗不仅具有创新性,而且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未来,研究人员将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探索更多种类的细菌以及与其他免疫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以期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六、结论
综上所述,细菌免疫治疗利用IL-10R滞后效应逃避吞噬并振兴肿瘤免疫是一项具有创新性和潜在临床价值的研究。通过深入研究和优化治疗方案,有望为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带来新的突破和进展。
Zhiguang Chang, Xuan Guo, Xuefei Li, Yan Wang, Zhongsheng Zang, Siyu Pei, Weiqi Lu, Yang Li, Jian-Dong Huang, Yichuan Xiao,Chenli Liu. (2025).Bacterial immunotherapy leveraging IL-10R hysteresis for both phagocytosis evasion and tumor immunity revitalization. Cell 188: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