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为何预融合F蛋白是成功的关键?

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hRSV)作为全球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首要病毒病原体,hRSV的感染率、重症率及住院率均居高位,其传播特性与致病机制亟待公众深入认知。

  • 最新进展
  • 产品信息
  • 参考文献
最新进展

每年冬季,当流感病毒与新冠病毒交替活跃时,一种名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hRSV)的病原体正悄然威胁着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的健康。作为全球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首要病毒病原体,hRSV的感染率、重症率及住院率均居高位,其传播特性与致病机制亟待公众深入认知。

 

一、病毒特性:合胞体结构的“融合高手”

 

hRSV属于副黏病毒科,是单链RNA病毒,基因组全长约15.2kb,编码11种蛋白质。其表面F蛋白(融合蛋白)和G蛋白(黏附蛋白)是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关键工具:F蛋白可介导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形成多核合胞体结构(病毒因此得名),而G蛋白则帮助病毒黏附于呼吸道上皮细胞。

 

 

 

 

病毒分为AB两个亚型,国际上依据G基因变异划分为45种基因型。当前全球流行的优势基因型为A亚型的ON1型和B亚型的BA9型,我国近年监测数据亦显示此二型为主流。hRSV在低温干燥环境中存活时间较长,冬季室内通风减少、人群聚集加剧,成为其传播高峰期。

 

二、hRSVA的遗传变异:关键蛋白的分子进化机制

 

  1. 融合蛋白(F蛋白):保守性与功能关键性

F蛋白是hRSV入侵宿主细胞的核心蛋白,其前体F0蛋白经酶切后形成F1F2亚基,通过三聚体发夹结构介导病毒与细胞膜的融合。中国2003-2014年间的330hRSVA F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蛋白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尤其是帕利珠单抗(Palivizumab)的结合位点完全未发生变异,预示现有单克隆抗体疗法对中国流行株仍有效。然而,F蛋白的N端信号肽区和跨膜区存在少量非同义突变,可能影响病毒在细胞间的传播效率。

 

这个表格简洁地总结了融合前和融合后糖蛋白 F0 的主要差异,便于快速对比和理解。

 

  1. 附着蛋白(G蛋白):高变区驱动免疫逃逸

F蛋白不同,G蛋白的HVR2区是hRSV遗传变异的核心区域。ON1基因型的72核苷酸插入导致G蛋白C端新增23个氨基酸,形成新的抗原表位,可能通过“抗原原罪”效应降低既往感染者的交叉保护。中国监测数据显示,ON1基因型的G蛋白在HVR2区存在多个位点的正选择压力,如第208位氨基酸从苏氨酸变为异亮氨酸,可能增强病毒与宿主硫酸乙酰肝素的结合能力。此外,BA9基因型的G蛋白通过60核苷酸插入获得类似优势,其变异模式与ON1存在趋同进化特征。

 

三、hRSV的防控挑战:疫苗研发与公共卫生策略

 

  1. 疫苗设计的科学依据与难点

现有hRSV疫苗研发主要针对F蛋白,因其序列保守且能诱导交叉保护性抗体。例如,葛兰素史克(GSK)的Arexvy疫苗和辉瑞(Pfizer)的Abrysvo疫苗均以预融合F蛋白(Pre-F)为抗原,临床试验显示其对hRSVA相关疾病的保护率达82.6%。然而,中国流行株的遗传多样性对疫苗效价提出挑战:尽管F蛋白保守,但G蛋白的高变可能影响疫苗诱导的黏膜免疫持久性。此外,ON1BA9基因型的长期共存提示,多价疫苗需覆盖不同基因型的抗原表位。

 

  1. 分子流行病学监测的必要性

中国疾控中心的监测网络揭示,hRSVA的基因型转换与疾病负担密切相关。例如,2014hRSVANA1ON1转换期间,全国ALRI住院率上升12%。因此,建立基于G基因的实时分型系统,结合F蛋白的变异监测,可预警优势基因型的扩散风险。同时,针对医院和社区的hRSV载量监测,有助于优化抗病毒药物(如瑞德西韦衍生物)的使用时机。

 

四、未来展望:从基因组学到精准防控

随着第三代测序技术的普及,hRSVA的全基因组分析将更精准地追踪病毒传播链。例如,通过单分子实时测序(SMRT)技术,可识别病毒准种中的低频突变,提前预警免疫逃逸株的出现。此外,基于结构生物学的疫苗设计,如稳定化Pre-F蛋白纳米颗粒疫苗,可能突破G蛋白变异带来的限制。最终,hRSVA的防控需整合分子流行病学、疫苗学和临床医学,形成“监测-预警-干预”的全链条策略。

 

hRSVA作为儿童呼吸道疾病的“头号杀手”,其流行模式与遗传变异的复杂性远超既往认知。中国14年的持续监测不仅填补了全球hRSV基因数据库的空白,更为疫苗研发和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优爱蛋白(UA Bio),重组蛋白专家

优爱蛋白专注于提供药物研发、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基础科研所需各种蛋白类试剂原材料和服务,包括药物靶点蛋白、免疫检查点蛋白、细胞因子、工具酶、 蛋白定制表达、全长跨膜蛋白开发等。优爱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专业服务,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靶点蛋白 | 膜蛋白 | 细胞因子 | 酶 | 病毒抗原 | 蛋白定制
买抗体(国产)找优爱 www.ua-bio.com | 团队15年抗体开发经验
南京优爱生物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邮箱:order@ua-bio.com 热线:0571-87565022
公众号
产品信息
参考文献

 

  1. Margarita K. Lay; Pablo A. González; Miguel Ayala León; Pablo F. Céspedes; Susan M. Bueno; et al.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in airway epithelial cells and consequential effects on the immune response.Microbes and Infection.2012.

  2. Karen Böhmwald; Janyra A. Espinoza; Emma Rey-Jurado; Roberto Gómez; Pablo A. González; et al.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and Pathology.Seminars in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6.

  3. Peipei Guan; Congyan Qi; Guoliang Xu; Can Sheng; Siqi Sun; et al.Designing a T cell multi-epitope vaccine against hRSV with reverse vaccinology: an immunoinformatics approach.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2025.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