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进展
- 产品信息
一、BAFF概述
BAFF,全称为B细胞活化因子,也被称为BLyS和TNFSF13B,是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的一员。作为一种至关重要的II型跨膜蛋白,BAFF主要由髓系细胞分泌,是B淋巴细胞存活、成熟和活化的重要调控因子。自其被发现以来,BAFF已成为自身免疫疾病,特别是B细胞相关疾病研究和药物开发的核心靶点。
二、分子结构与相互作用
1. 分子特征:
人源BAFF蛋白以 transmembrane form 存在,其可溶性形式通过蛋白水解酶切割释放。成熟的 soluble BAFF 以独特的病毒样三聚体结构存在,并进一步组装成具有极高生物活性的60聚体“病毒样颗粒”,这种高级结构能高效地激活下游信号通路。
2. 受体系统:
BAFF通过与其三个特定受体的相互作用行使功能:
-
BAFF-R: 主要负责传递B细胞存活信号,是BAFF最重要的功能受体。其信号传导对于成熟B细胞的存活至关重要。
-
BCMA: 主要表达于终末分化的浆细胞和长寿浆细胞,在浆细胞存活和体液免疫维持中发挥作用。
-
TACI: 表达于活化的B细胞,参与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和浆细胞分化。
BAFF与受体结合后,主要激活NF-κB和MAPK等经典信号通路,从而抑制B细胞凋亡,促进其增殖与成熟。
三、生物学功能
BAFF的核心功能是作为B细胞的“生存信号”:
-
促进B细胞存活: 通过上调抗凋亡蛋白,为过渡期和成熟B细胞提供必需的生存信号。
-
调节B细胞成熟: 参与外周B细胞的筛选与成熟过程。
-
影响抗体产生: 为浆细胞提供生存支持,间接影响抗体的产生与维持。
四、BAFF与疾病关联
BAFF的过表达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其机制主要是打破了B细胞的免疫耐受,导致自身反应性B细胞的异常存活和增殖。
-
系统性红斑狼疮: 患者血清中BAFF水平显著升高,与自身抗体滴度和疾病活动度正相关。
-
类风湿关节炎: 在滑膜组织中存在BAFF的过表达,促进局部自身抗体的产生和炎症反应。
-
干燥综合征: BAFF在疾病病理中扮演核心角色,驱动B细胞过度活化,导致外分泌腺体损伤。
-
B细胞恶性肿瘤: 在某些淋巴瘤中,BAFF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促进肿瘤性B细胞的存活与增殖。
五、作为治疗靶点与研究工具
基于BAFF在自身免疫病中的核心作用,靶向BAFF疗法已成为重要的治疗策略。
-
靶向药物:
-
Belimumab: 全球首个获批用于治疗SLE的BAFF抑制剂,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结合并中和可溶性BAFF。
-
其他在研药物: 包括靶向BAFF受体的抗体及小分子抑制剂,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
-
研究工具的应用:
高质量的重组BAFF蛋白是体外研究其生物学功能的必备工具,广泛应用于:-
B细胞培养: 在无血清培养基中添加重组BAFF,可显著提高原代B细胞的存活率,用于长期功能研究。
-
信号通路研究: 通过刺激特定细胞,解析BAFF下游NF-κB等信号通路的激活机制。
-
药物筛选模型: 建立基于BAFF依赖的细胞存活或增殖assay,用于筛选和评估靶向BAFF或其受体的候选药物。
-
自身免疫疾病机制研究: 利用高浓度BAFF刺激,在体外模拟自身免疫环境中B细胞的异常活化状态。
-
六、总结与展望
BAFF是B细胞生物学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一个关键节点。对其分子结构、信号通路和病理作用的深入理解,不仅推动了靶向药物的成功研发,也为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未来,针对BAFF及其受体系统的深入研究,将继续为开发更高效、更精准的自身免疫病和B细胞恶性肿瘤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BAFF蛋白哪家有?南京优爱!
-
产品名称: BAFF Protein, Human
-
产品编号: UA040367
-
蛋白名称: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3B,即B细胞激活因子。
-
物种来源: 人
-
产品形式: 重组蛋白,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宿主细胞中表达并纯化而得。
BAFF Protein, Human_UA040367_优爱(UA BIOSCIENCE)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