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生命微观世界里的 “多面手”
纤维连接蛋白是一种天然的细胞粘附因子。其主要功能体现在伤口愈合和发育过程中的细胞迁移,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以及止血/形成血栓的过程中。
- 最新进展
- 产品信息
纤连蛋白的结构与分类
纤连蛋白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血液、体液和各种组织中的高分子糖蛋白,由两个 220 ku 的亚基通过链间二硫键相连形成二聚体,整体呈独特的 V 形结构,亚基上有 6 个致密球状体。这种结构赋予了纤连蛋白特殊的功能,它犹如一座桥梁,连接着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参与构建和维持组织结构的稳定。
根据其分布和功能差异,纤连蛋白主要分为血浆纤连蛋白(PFN)、细胞纤连蛋白(CFN)和胎儿型纤连蛋白(FFN)三种亚型。不同亚型在人体中各司其职,例如 FFN 可作为反映宫颈成熟度的重要标志,对预测引产是否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纤连蛋白的功能
在止血过程中,纤连蛋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创伤发生时,血小板释放出纤连蛋白,它能促进血小板聚集并粘附到受损的内皮表面,与纤维蛋白交联形成纤维蛋白 - 纤连蛋白网络,即临时基质,有效防止伤口进一步出血。在创伤修复的不同阶段,纤连蛋白持续发挥作用。在中期,它作为成纤维细胞的趋化因子,引导成纤维细胞向伤区移动,促进伤口愈合。到了肉芽组织成熟阶段,成纤维细胞和角质细胞会吞噬 FN 包裹的胶原或组织碎片,加速伤口修复进程。
纤连蛋白具有多种调节细胞活动的功能。它能够促进细胞迁移,与透明质酸、胶原肝素等协同作用,引导细胞在体内有序移动和分化。同时,作为生长因子,纤连蛋白有利于伤口愈合,能增强细胞代谢率,提高细胞贴壁率和汇合率,维持细胞良好的形态结构。此外,它还参与非特异免疫调节,协助吞噬细胞吞噬革兰氏阳性细菌,增强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
毛囊的周期性变化影响着毛发生长,而纤连蛋白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发现,在毛囊生长期,FN 在毛囊毛乳头、基底膜、结缔组织鞘均匀表达;退行期表达减少;休止期则几乎不表达。这表明 FN 可能作为信号分子,参与毛囊真皮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进而调控毛囊的周期性变化,为促进毛发生长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体外细胞实验、斑马鱼胚胎尾鳍修复实验以及人体修护功效实验都证实,纤连蛋白冻干粉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能够显著促进 HaCaT 细胞增殖和迁移,加速斑马鱼尾鳍修复,对修复人体面部皮肤屏障也有良好效果,充分展示了其在皮肤修复方面的潜力。
纤连蛋白与其他成分
与胶原蛋白相比,胶原蛋白主要起填充作用,而纤连蛋白能够刺激自身肌肤细胞产生胶原蛋白,从根本上恢复肌肤弹性,还能直接作用于受损部位,调动巨噬细胞消炎,激发细胞活性。
相较于表皮生长因子(EGF),纤连蛋白具有明显优势。在合规性上,FN 已被纳入化妆品原料目录,而 EGF 不在其中,寡肽 - 1 与 EGF 并非同一物质,EGF 属于非法化妆品添加原料。分子量方面,虽然 FN 分子量高达 50 万道尔顿,与 EGF 相比更不易被吸收,但对于创伤皮肤却有良好疗效。安全性上,EGF 可能刺激细胞无序生长,引发皮肤问题,而 FN 能有序促进细胞再生,还能阻止肿瘤细胞迁移。在修复深度和全面性上,EGF 只能修复浅表性细胞,仅实现结构性修复,而 FN 不仅能修复浅表细胞,还能修复深层细胞和组织,达到结构与功能的全面修复。
展望未来
随着对纤连蛋白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再生医学和护肤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在再生医学中,科学家们将进一步探索如何优化纤连蛋白的使用方式,提高创伤修复效果,减少瘢痕形成。同时,对于纤连蛋白在其他领域,如组织工程、药物递送等方面的潜在应用,也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