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慢性炎症和病理性骨形成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全球发病率约 2%~5%。其核心病理矛盾在于 “局部过度骨化” 与 “全身骨丢失” 的并存:脊柱关节的异常骨增生导致强直与活动受限,而系统性骨质疏松则增加骨折风险。这种骨代谢失衡的分子机制是研究热点,其中 Wnt 信号通路的关键配体 Wnt-3a 因在成骨调控中的核心作用,成为连接炎症与骨病理的重要靶点。
Wnt-3a 通过激活经典 Wnt 通路调控成骨细胞分化与骨形成,近年研究证实其在 AS 患者中表达异常,与疾病活动度、脊柱骨化程度密切相关,为解析 AS 骨代谢紊乱提供了新视角。
Wnt-3a 是经典 Wnt 通路的关键配体,含保守半胱氨酸结构域,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发挥作用。其信号激活过程为:与细胞膜上 Frizzled 受体及共受体 LRP5/6 结合,形成三元复合物,抑制 GSK-3β 活性,阻断 β- 连环蛋白(β-catenin)降解。胞质内累积的 β-catenin 进入细胞核,与 TCF/LEF 转录因子结合,启动成骨相关基因(如 Runx2、骨钙素)表达,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同时,Wnt-3a 可通过 PI3K/AKT 通路抑制成骨细胞凋亡,增强矿化功能,是生理状态下维持骨量稳态的重要正向调控因子。
临床研究显示,AS 患者血清 Wnt-3a 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且与疾病活动度指标密切相关:与 Bath 强直性脊柱炎测量指数(BASMI)、改良的 Stoke 强直性脊柱炎脊柱评分(mSASSS)呈正相关,提示其参与脊柱强直进展。
病变局部(骶髂关节滑膜、脊柱韧带)的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MSCs)中,Wnt-3a 的 mRNA 及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在炎症刺激下形成局部高浓度梯度,为异位骨化提供启动信号。
促进成骨分化与矿化:AS 来源的 MSCs 对 Wnt-3a 呈高反应性,在其刺激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升高,矿化结节形成增加,Runx2、Osterix 等成骨标志物表达显著上调,加速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驱动韧带骨化:脊柱韧带的异位骨化是 AS 强直的核心病理。Wnt-3a 可诱导韧带成纤维细胞表达成骨表型,使其从合成胶原转向分泌矿化基质,最终导致韧带骨化融合。AS 患者脊柱黄韧带中 Wnt-3a 与 β-catenin 表达水平,与骨化程度正相关。
失衡成骨 - 破骨偶联:高浓度 Wnt-3a 通过下调 RANKL 表达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减少局部骨吸收,加剧 “成骨亢进 - 破骨抑制” 失衡,加速异位骨沉积。
AS 患者的系统性骨丢失(如椎体、髋部骨密度降低)提示 Wnt-3a 可能参与双重调控,其机制可能包括:
AS 患者 Wnt-3a 存在 “局部高表达 - 全身相对不足” 的分布特征:病变局部因炎症刺激大量分泌,驱动异位骨化;而全身循环中可能因局部消耗或炎症因子抑制,呈现相对不足,导致全身成骨刺激减弱。
Wnt-3a 不足会减弱成骨细胞分泌骨保护素(OPG)的能力,降低对破骨细胞的抑制(OPG 可拮抗 RANKL)。临床数据显示,AS 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血清 Wnt-3a 水平低于无骨质疏松者,且与骨吸收标志物 TRAP-5b 呈负相关,支持这一机制。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通路与 Wnt-3a 通路存在协同效应。AS 患者 MSCs 中 BMP2 表达升高、拮抗剂 Noggin 降低,而 Wnt-3a 可增强 BMP2 对 Runx2 的激活,反之 BMP2 也可上调 Wnt-3a 表达,形成正反馈,共同加剧局部骨化。
促炎因子 IL-17、TNF-α 通过激活 NF-κB 通路,直接上调 AS 滑膜细胞中 Wnt-3a 的转录;同时 Wnt-3a 可促进 IL-6 等炎症因子分泌,形成 “炎症 - Wnt-3a - 骨化” 的恶性循环,解释了 AS 炎症活动度与骨化程度的同步进展。
Wnt-3a 与 BASMI、mSASSS 的密切关联使其有望成为评估 AS 进展的生物标志物,动态监测其血清水平可早期预测脊柱强直风险。
抑制 Wnt-3a 活性可能阻止异位骨化,候选药物包括中和抗体、LRP5/6 拮抗剂等。但需注意全身抑制可能加剧骨丢失,未来需开发靶向病变局部的递送系统(如关节腔注射),以平衡疗效与安全性。
Wnt-3a 在 AS 骨代谢失衡中起核心作用:局部高表达驱动脊柱异位骨化,全身相对不足参与系统性骨丢失,其与 BMP 通路及炎症因子的交互进一步放大病理效应。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可为开发兼具抗骨化与防骨丢失的 AS 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临床转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