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7RA:从分子机制到靶向治疗的关键角色

IL-17RA是IL-17受体家族中最重要且功能最广泛的成员之一。它被定义为一种“共享受体”,因其不仅参与IL-17A的信号传递,还能与IL-17RC、IL-17RB等其它受体亚单位组合,分别介导IL-17F、IL-17E(IL-25)等不同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效应。

  • 最新进展
  • 产品信息
最新进展

问:IL-17RA在IL-17信号系统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答:IL-17RA是IL-17受体家族中最重要且功能最广泛的成员之一。它被定义为一种“共享受体”,因其不仅参与IL-17A的信号传递,还能与IL-17RC、IL-17RB等其它受体亚单位组合,分别介导IL-17F、IL-17E(IL-25)等不同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效应。IL-17RA在所有造血细胞及上皮细胞中广泛表达,其胞内段含有保守的SEFIR结构域,该区域与Toll样受体信号中的TIR结构域具有同源性,是下游信号复合物组装的关键基础。研究表明,IL-17RA对IL-17A的亲和力远高于对IL-17F,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二者在炎症强度上的显著差异。

   

  

问:IL-17RA如何启动下游信号通路?

答:当IL-17A与IL-17RA及其伴侣受体(如IL-17RC)结合后,受体发生构象变化并发生二聚化,进而通过胞内SEFIR结构域募集衔接蛋白Act1(也称为CIKS)。Act1作为关键的信号中枢,发挥E3泛素连接酶功能,对TRAF6进行K63连接的泛素化修饰,从而激活TAK1和IKK激酶复合体。活化的IKK进而磷酸化IκBα,促使NF-κB释放并转入核内,启动包括IL-6、IL-8、CXCL1和CCL20在内的多种促炎因子基因的转录。此外,IL-17RA信号也可通过MAPK通路(如p38、JNK和ERK)和C/EBP转录因子家族成员扩大炎症反应。

 

   

问:IL-17RA介导的信号是否存在精细的负调控机制?

答:是的,为避免过度炎症引发组织损伤,机体已进化出多层次的负反馈机制对IL-17RA信号进行精密调控。例如,去泛素化酶A20(TNFAIP3)和USP25可分别去除TRAF6的泛素链,从而抑制NF-κB激活。在受体层面,TRAF3和TRAF4可竞争性结合Act1或IL-17RA的特定结构域,干扰信号复合物的形成。此外,RNA降解酶MCPIP1(由Zc3h12a编码)可通过降解IL-17靶基因的mRNA限制炎症放大。在持续刺激下,E3泛素连接酶β-TrCP还可介导Act1的K48泛素化及蛋白酶体降解,从而终止信号传递。

  

问:IL-17RA在不同组织微环境中如何发挥功能?

答:IL-17RA的功能具有明显的组织与环境依赖性。在关节滑膜组织中,IL-17RA与TNF受体信号协同显著增强破骨细胞分化和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导致关节侵蚀,因此在类风湿关节炎(RA)和银屑病关节炎(PsA)中发挥破坏作用。相反,在强直性脊柱炎(AS)的肌腱韧带附着点,IL-17RA的激活却促进异位骨化。在屏障组织如皮肤和肠道中,IL-17RA信号对于维持上皮屏障完整性、诱导抗菌肽表达和招募中性粒细胞以控制微生物感染至关重要。然而,该功能的失调也会导致银屑病或炎症性肠病等病理状态。

  

问:靶向IL-17RA的药物治疗策略有哪些?其临床效果如何?

答:目前已有直接靶向IL-17RA的单克隆药物应用于临床。Brodalumab(布罗利尤单抗)是一种人源抗IL-17RA单抗,通过阻断IL-17A、IL-17F及IL-17E与受体的结合,广泛抑制IL-17信号通路。它已被批准用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临床研究显示,即便是对抗IL-17A单抗(如Secukinumab)反应不佳的患者,Brodalumab仍可显著改善皮肤和关节症状,突显了阻断受体水平的广泛抑制作用。此外,间接靶向策略如抗IL-23药物通过抑制Th17细胞分化从而减少IL-17细胞因子产生,也从源头上减弱了IL-17RA的激活。

   

问:当前靶向IL-17RA面临哪些临床挑战?

答:尽管靶向IL-17RA显示显著疗效,但仍存在多项挑战。首要问题是应答异质性,尤其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反应率较低,可能与遗传背景及疾病异质性相关。其次,由于IL-17RA在黏膜宿主防御中起关键作用,药物抑制后可能增加念珠菌感染风险,发生率约在2%–4%之间。最值得注意的是,在克罗恩病患者中使用IL-17RA抑制剂可能引起疾病恶化,反映出该通路在肠道屏障保护中的关键角色不可忽视。因此,临床中需谨慎选择适应人群,并开展组织特异性靶向策略的研发。

   

问:未来关于IL-17RA的研究有哪些重要方向?

答:研究者正从多个维度拓展IL-17RA相关的科学和临床前沿。一方面,探索组织特异性递送技术以实现局部免疫调节并减少全身副作用;另一方面,针对受体后信号元件(如Act1、TRAF6或MCPIP1)开发小分子抑制剂可能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此外阐明IL-17RA与其它信号通路(如TNF、IL-23)的交叉对话,以及不同受体成员之间的协同或抗机制,将有助于设计更有效的联合疗法。最终目标是基于患者遗传背景、微生物组特征及疾病分子表型实现个体化治疗。

优爱蛋白(UA Bio),重组蛋白专家

优爱蛋白专注于提供药物研发、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基础科研所需各种蛋白类试剂原材料和服务,包括药物靶点蛋白、免疫检查点蛋白、细胞因子、工具酶、 蛋白定制表达、全长跨膜蛋白开发等。优爱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专业服务,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靶点蛋白 | 膜蛋白 | 细胞因子 | 酶 | 病毒抗原 | 蛋白定制
买抗体(国产)找优爱 www.ua-bio.com | 团队15年抗体开发经验
南京优爱生物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邮箱:order@ua-bio.com 热线:0571-87565022
公众号
产品信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