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se I 究竟如何识别与切割 DNA?

脱氧核糖核酸酶I(Deoxyribonuclease I,简称DNase I)是一种能够水解DNA磷酸二酯键的核酸内切酶。它可作用于单链DNA(ssDNA)和双链DNA(dsDNA),生成以5′-磷酸为末端、3′-羟基为末端的寡核苷酸片段。

  • 最新进展
  • 产品信息
  • 参考文献
最新进展

一、什么是DNase I?其基本特性如何?

 

脱氧核糖核酸酶I(Deoxyribonuclease I,简称DNase I)是一种能够水解DNA磷酸二酯键的核酸内切酶。它可作用于单链DNA(ssDNA)和双链DNA(dsDNA),生成以5′-磷酸为末端、3′-羟基为末端的寡核苷酸片段。尽管传统上认为DNase I的切割不具有序列特异性,但研究表明其更倾向于作用于DNA小沟区域,并对嘌呤-嘧啶序列表现出较高的切割效率。不过,当作用于异源双链DNA时,DNase I对所有四种碱基的切割差异不超过3倍,因此在大多数应用中仍被视为非特异性核酸酶。

DNase I的活性高度依赖二价金属离子:其活性中心需要钙离子维持结构稳定性,而酶切功能则需镁离子或锰离子激活。在镁离子存在下,DNase I可随机切割DNA链;而在锰离子存在时,它倾向于在同一位点切割DNA双链,产生平末端或1-2个核苷酸突出的粘性末端。

值得注意的是,DNase I的活性可被多种因素抑制:2.5 mM EDTA结合65℃加热10分钟可使其完全失活;酚氯仿抽提也能有效去除酶活性。此外,毫摩尔浓度的锌离子、0.1% SDS、DTT等还原剂以及高盐浓度(50–100 mM)均会显著抑制其活性。

 

 

二、DNase I的底物特异性如何?是否仅限于双链DNA?

 

虽然DNase I对dsDNA的活性最高,但它同样能够切割ssDNA和RNA-DNA杂交链中的DNA组分,只是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实验数据显示,DNase I对ssDNA的比活性仅为dsDNA的约1/500,而对RNA-DNA杂交链的活性更是低于dsDNA的1–2%。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通常使用过量酶浓度,即使是对这些非优选底物也能实现有效切割。例如,Ambion公司的实验表明,2 U的DNase I在15分钟内可将1 µg的100-mer寡核苷酸消化至<5-mer片段。因此,在实际实验中,ssDNA和RNA-DNA杂交链的降解程度需根据具体反应条件进行优化。

 

三、DNase I在分子生物学中有哪些核心应用?

 

1. 核酸样本制备中的DNA去除
在RNA提取过程中,DNase I被广泛应用于去除基因组DNA污染,确保后续RT-PCR、RNA-seq等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在体外转录后,它可有效降解DNA模板,获得高纯度RNA产物。

2. 蛋白质-DNA相互作用研究(DNase I足迹法)
当蛋白质与DNA特异性结合时,可保护结合区域免受DNase I切割。通过对比酶切后的DNA条带模式,可精确鉴定蛋白质在DNA上的结合位点,这一技术称为DNase I足迹法(footprinting)。

3. 探针标记与片段化
在缺口平移(nick translation)标记实验中,DNase I与DNA聚合酶I协同作用,通过在DNA链上引入缺口并掺入标记核苷酸,制备高比活性的核酸探针。此外,DNase I也常用于生成随机DNA片段文库。

4. 表观遗传学与染色质结构分析
DNase I超敏感位点(DHS)是染色质上对DNase I高度敏感的区域,通常标志着基因调控元件(如启动子、增强子)的开放状态。基于DNase I的测序技术(如DNase-seq、scDNase-seq)可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识别这些区域,揭示染色质可及性。

5. 三维基因组学与染色质互作分析
在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中,DNase I可替代限制性内切酶进行染色质片段化(如in situ DNase Hi-C)。由于DNase I切割位点分布更均匀,该方法显著提高了染色质互作图谱的分辨率和覆盖度。

6.rRNA去除与转录组分析
在RNA-seq建库前,常需去除高丰度rRNA以富集目标RNA。通过设计与rRNA互补的DNA探针,先利用RNase H降解杂交的rRNA,再使用DNase I清除DNA探针,可有效提高转录组数据的有效序列比例。

 

 

7.细胞凋亡检测与质量控制
在TUNEL检测中,DNase I处理可作为阳性对照,模拟凋亡细胞中DNA断裂的模式。此外,它还可用于降解死细胞释放的DNA,减少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四、DNase I如何推动高通量基因组学技术发展?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进步,DNase I的应用已从基础分子操作拓展至全基因组尺度分析。例如:

DNase-seq通过捕获DNase I切割位点,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调控元件,为理解基因表达调控提供了重要工具。

单细胞DNase-seq(scDNase-seq)结合单细胞技术,可在单个细胞水平分析染色质可及性,揭示细胞异质性。

DNase Hi-C利用DNase I进行染色质片段化,显著提高了染色质互作图谱的精度和分辨率,为三维基因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DNase I成为功能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和三维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关键工具酶。

 

五、DNase I的应用有哪些注意事项?

 

尽管DNase I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在实际使用中仍需注意以下问题:

活性优化:需根据底物类型和反应体系优化酶浓度、反应时间及离子条件。

污染控制:在RNA样品处理中,需确保DNase I彻底失活或去除,防止其对后续实验产生干扰。

质量控制:建议同时设置阴性和阳性对照,确保酶切效率与特异性。

 

结语

 

从基础的DNA消化到复杂的基因组学分析,DNase I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独特的酶学特性、广泛的应用场景以及在高通量技术中的重要作用,使其在功能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和三维基因组学等领域持续发挥价值。随着新技术与新方法的不断涌现,DNase I的应用边界还将进一步拓展,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更多可能性。

优爱蛋白(UA Bio),重组蛋白专家

优爱蛋白专注于提供药物研发、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基础科研所需各种蛋白类试剂原材料和服务,包括药物靶点蛋白、免疫检查点蛋白、细胞因子、工具酶、 蛋白定制表达、全长跨膜蛋白开发等。优爱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专业服务,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靶点蛋白 | 膜蛋白 | 细胞因子 | 酶 | 病毒抗原 | 蛋白定制
买抗体(国产)找优爱 www.ua-bio.com | 团队15年抗体开发经验
南京优爱生物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邮箱:order@ua-bio.com 热线:0571-87565022
公众号
产品信息
参考文献

https://www.thermofisher.com/us/en/home/references/ambion-tech-support/nuclease-enzymes/general-articles/dnase-i-demystified.reg.in.html

Song L, Crawford GE. DNase-seq: a high-resolution technique for mapping active gene regulatory elements across the genome from mammalian cells. Cold Spring Harbor Protocols. 2010 Feb;2010(2):pdb-rot5384.

Carey MF, Peterson CL, Smale ST. DNase I footprinting. Cold Spring Harbor protocols. 2013 May 1;2013(5):pdb-rot074328.

Ma W, Ay F, Lee C, Gulsoy G, Deng X, Cook S, Hesson J, Cavanaugh C, Ware CB, Krumm A, Shendure J. Fine-scale chromatin interaction maps reveal the cis-regulatory landscape of human lincRNA genes. Nature methods. 2015 Jan;12(1):71-8.

Ramani V, Cusanovich DA, Hause RJ, Ma W, Qiu R, Deng X, Blau CA, Disteche CM, Noble WS, Shendure J, Duan Z. Mapping 3D genome architecture through in situ DNase Hi-C. Nature protocols. 2016 Nov;11(11):2104-21.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