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进展
- 产品信息
- 参考文献
上市小分子药物
图1:部分获批小分子药物预览
肿瘤化疗是使用药物杀死肿瘤细胞的过程。目前,肿瘤新药研究的重点聚焦在找到导致肿瘤形成的靶点。
肿瘤治疗两个主要方向包括小分子和抗体药。
抗体的主要特征是具有高特异性,但是抗体的靶点一般限制在细胞的表面,且需要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进入患者体内。而小分子抑制剂的选择各不相同,由于小体积可以结合多种细胞外和细胞内的靶标进行治疗。
目前全球已经批准超过43个小分子药物,部分如上。
由上图可以看到,激酶类靶点药物包括ALK、BTK、EGFR和HRE2家族、CDK4/CDK6、JAK family、MEK等。在2022全球畅销小分子销售额排名前10中我们也可以看到BTK的身影。
图2:获批小分子药物靶点分类
那么激酶是什么?为什么激酶和肿瘤的治疗有关?目前热门的研究靶点又包括哪些?
激酶是一类借助ATP(腺苷三磷酸)转移磷酸基团到蛋白分子上的磷酸转移酶类,可以催化ATP的γ磷酸转移到蛋白分子中的丝氨酸(Ser)、苏氨酸(Thr)残基的羟基、酪氨酸(Leu)残基上的酚羟基、赖氨酸(Lys)残基上的ε-氨基、组氨酸(His)残基的咪唑基、精氨酸(Arg)残基的胍基上。
由激酶介导的磷酸化是常见的翻译后修饰。在人类蛋白组中有50万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在人类的7000个蛋白中有25000个磷酸化事件。
真核细胞蛋白激酶包括AGC类、CaMK类、CMGC类、TPK类其他类别,具体包括PKA、PKG、PKC、G蛋白偶联受体、CaMKⅠ、CaMKⅡ、CDk、MAPK、SrC、BrK、CaK、Jak、EGFR、VEGFR、MEK、MEKK等。
激酶的介导的信号通路参与细胞代谢、生长、分化、增殖和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CDKs家族
细胞周期失调是人类癌症的共同特征。肿瘤细胞经常表现出增殖异常,基因组不稳定和染色体不稳定性,因此肿瘤也是一类细胞周期疾病。
哺乳动物的细胞周期由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s)的亚家族调控。CDKs的活性由细胞周期蛋白和抑制剂InK4、Cap、Kip等调控。
根据具体功能,CDKs被分为两类:一类是调控细胞周期有关的CDKs,包括CDK1/2/4/6/7,另一类是调控转录过程包括CDK7/8/9/11/12/13。
CDK12是一类Ser/Thr蛋白激酶,编码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上,蛋白包括149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64kDa。CDK12有激酶常见的双叶折叠,在N端和C端有扩展的序列。
在转录延长过程中,CDK12可以磷酸化RNA聚合酶Ⅱ的CTD区域,促进转录的延伸。CDK12与RNA加工因子相互作用,调控剪接;介导RNA聚合酶Ⅱ磷酸化和mRNA3’端的加工,调节内含子的多聚腺苷化。
图3:泛CDK抑制剂R-CR8与CDK12-CyclinK复合物的相互作用
CDK12的功能损伤会导致DNA损伤修复基因表达缺陷、易引起基因组不稳定性、导致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在食管癌、子宫内膜癌和膀胱癌中均能发现CDK12的突变,突变频率在10-15%之间。
目前在研的小分子CDK12抑制剂包括:THZ531、SR-4853、MFH290、BSJ-4-116、Dinaciclib、CDK12-IN-3、E9等。
CK1家族蛋白
CK1(casein kinase 1 enzyme)是一类丝氨酸和苏氨酸激酶。人类中CK1有7个亚型,包括α、γ1、γ2、γ3、δ、ε、α-like。这其中研究广泛的是α、δ、ε。所有的CK1激酶结构域有高度同源性(53-98%),但是有着不同的C末端和N末端区域。
图4:不同CK1亚型结构示意图
CK1家族和各种信号通路有关包括:有丝分裂检查点信号传导、DNA修复、细胞凋亡和p53途径、蛋白质翻译、昼夜节律、内吞和自噬、免疫反应和验证、中心体相关过程以及几种发育途径,如wnt、Hedgehog、NG-κB、Yap/Taz信号通路。
CK1家族蛋白异常会导致各种疾病包括:肿瘤的发生、转移扩散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针对CK1家族抑制剂的研究涵盖神经退行性疾病、肥胖、行为障碍、酒精或阿片类药物成瘾和癌症的临床前研究。
图5:在研CK1抑制剂示例
JAKs家族
JAK激酶属于细胞酪氨酸激酶的一种,在脊椎动物中包含了4个家族成员:JAK1、JAK2、JAK3、TYK2蛋白。
JAK1主要与细胞因子受体结合;JAK2主要介导细胞外配体和受体的信号传导;JAK3与JAK1功能相同,但是JAK3主要在造血细胞中表达,JAK1在多数细胞中广泛表达。TYK2参与淋巴细胞中Ⅰ型干扰素(IFN-alpha/beta)和白细胞介素12(IL-12)的调节。
目前全球上市的JAK抑制剂包括5个第一代JAK抑制剂和6个第二代JAK抑制剂。
第一代抑制剂包括芦可替尼、托法替尼、巴瑞替尼、迪高替尼、培非替尼。
芦可替尼和巴瑞替尼是JAK1/2的抑制剂。芦可替尼于2011年获批治疗骨髓纤维化,后续获批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移植物抗宿主病。巴瑞替尼于2017年获批治疗RA,2020年获批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
第二批抑制剂包括菲卓替尼、马帕替尼、菲戈替尼、阿布希替尼、帕克替尼、氘可来替替尼。菲卓替尼是高特异性JAK2抑制剂。乌帕替尼是JAK1选择性抑制剂。
氘可来替替尼是一款选择性TYK2抑制剂,通过独特”变构抑制”机制高选择性靶向TYK2,从而抑制IL-23、IL-12和Ⅰ型干扰素的信号传导。
此前已经在美国和欧盟上市,是近10年来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口服药治疗药物。(于2023年10月下旬中国上市)
除了以上热门激酶,优爱更有PTK系列激酶、ALK系列激酶、BTKs、Lck、EGFR、FGFR等更多激酶系列,点击这里查看更多。
点击下方的产品货号,直达官网详情页供您了解
1.The promise and current status of CDK12/13 inhibi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2.Targeting Casein Kinase 1 (CK1) in Hematological Cancers
3.Small molecules, big impact: 20 years of targeted therapy in oncology